1. 首页
  2. 教育科研
  3. 教学研究
教学研究

个案案例分析 赵 艳

个案基本情况: 张宝宝是个可爱的小男孩,是班上年龄比较小的一位,虽然已经进入中班,但小年龄特征还比较明显,早晨来园时,张宝宝总是让

 

 

个案基本情况:

    张宝宝是个可爱的小男孩,是班上年龄比较小的一位,虽然已经进入中班,但小年龄特征还比较明显,早晨来园时,张宝宝总是让姥姥背着来上幼儿园,到了活动室门口,还要帮他解扣子,帮他脱掉外衣,喂他吃完饭才走。我对他的姥姥说:“让他自己走,自己脱掉外衣,自己吃饭。”宝宝的姥姥说:“他妈妈三十多才生他,而且他是早产儿,身体比较弱。”这时我感觉到家长对孩子过于包办代替了,低估了孩子本身的能力。但家庭教育环境较好,父母比较注重孩子的各方面培养,父母教育方法一致,这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有利的因素。

二、问题行为简述:

    经过家访和开学以来的观察与了解,孩子与同班小朋友的年龄差异较明显,表现出吃饭、午睡时穿脱衣服等,不会与同伴进行交往,如果想玩谁的玩具,他就会实行“拿来主义”,不会与小朋友商量因此经常和小朋友发生矛盾。

三、个案分析:

    该幼儿问题存在的原因如下:

    孩子从小由姥姥带大,由于老人的溺爱,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,在园中的绝大多数事情都需要老师及小朋友的帮助。由于生活环境单一,孩子又缺少同龄的玩伴,使其不知如何与同伴交往,缺少一定的方法和经验,与同伴发生争执后其他幼儿也不愿和他交往,这更加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。因此,我们二位老师商量,以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,以及交往能力为切入口,使其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。

四、辅导过程:

对幼儿:

    1、建立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,日常生活中多关心,帮助他,增强孩子对老师的信任,

    2、日常生活中仔细地观察,利用讲故事、表扬、鼓励的手段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。寓教于乐,让孩子识得自理的方法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,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、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,让幼儿在游戏、娱乐中学习本领。如在教孩子学习如何系鞋带时,我们可以结合歌曲《系鞋带》来进行:两个好朋友,见面握握手,钻进大洞口,用力拉耳朵,变成蝴蝶走。让孩子在歌曲的愉悦里,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。

    3、进餐和午睡时鼓励孩子自己动手,并教会孩子一定的方法。脱衣服时教他:先把衣服往上提,抓住袖口缩胳膊。左胳膊、右胳膊 ,左右胳膊缩回来。提起领子露出头,宝宝的衣服脱好了。这样他学的又快又好,在家里也这样做。喝牛奶时,宝宝拿着吸管,费了好大的劲,还是没能插进牛奶袋,向我投来了求助的眼光。我鼓励他能行的,再试试,并用目光关注着他。在我的引导下,经过了一番努力,终于把吸管插进牛奶袋中了。我当众表扬他,宝宝你真行,小手很能干。宝宝小脸蛋涨得红红的,开心极了。我还让宝宝教大家。好几个孩子宝宝向求助,宝宝热心地帮助大家,还鼓励小伙伴“不要急,慢慢来,你能行的”。(这个小小的成功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飞跃,宝宝从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,树立了孩子的信心,宝宝开始用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了。)
     

对家长:

    1、正常情况下坚持天天来园,不无故缺席。

    2、主动与老师配合,互通家园信息,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,力求家园教育一致性。

    3、在家中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,如:穿衣、吃饭、穿鞋等,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,增强孩子的自信心,多给孩子以鼓励 。

五、辅导效果

    1、喜欢上幼儿园。

   由于家园一致的教育,孩子在开学阶段做到天天来园,不无故缺席,平时在园里,老师主动去接近他、喜欢他,为他排除在园遇到的种种障碍,送他五角星,对他进行鼓励和表扬。看到贴在自己头上的红五星,他开心的笑了,渐渐喜欢上幼儿园了。

    2、学着自己做。

   在幼儿园里老师通过各种形式帮助、鼓励他学习各种技能,如:通过情景表演、儿歌、故事等形式对他进行洗手、穿衣、吃饭等能力的培养。在家里,家长也能积极配合教育,让孩子自己穿衣、自己吃饭、自己穿鞋。有时,老师和小朋友要帮助他,他会高兴地说:“我自己来。”

    3、品尝成功。

为进一步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。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。当他取得点滴进步时,我们对他的口吻是“你真棒”、“你真能干”……都会使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,成为激励他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;但当他限于自身能力,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,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,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(如“你行的”,“我相信你会干好的”等),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帮助他。

 

 


核心价值观
微信二维码微信扫码关注
回到顶部